返回首页

大咖汇聚非遗小镇 迎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4-06-08

红星新闻网6月8日讯 6月7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四川天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互鉴书院和官塘铸匠联合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天府新区正兴街道天府官塘景区举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化厅原厅长郑晓幸,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院士待遇)、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古学科组原召集人霍巍,四川省委办公厅原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为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赵红川,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罗晓东等嘉宾出席活动。此外,数十名国际友人、非遗传承人、非遗机构、文化企业、协会代表等参与了系列非遗活动。

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官塘龙狮汇舞狮表演拉开了非遗活态化展示、体验活动的序幕。变脸、吐火、南萧、茶艺、蜀绣、合香、糖人、鸣堂等众多非遗项目轮番登场,引起了现场中外来宾的强烈兴趣。

图片1

“传承非遗 文明互鉴”座谈会由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互鉴书院山长、国家社科重大课题负责人蔡尚伟主持。他指出,2024念是中国加入非物质遗产保护公约二十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文明互鉴思想十周年的纪念节点,文明互鉴面临新的机遇,因此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传承有利于促进文明互鉴,而在传承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互鉴精神,需要“政、产、学、研、媒”和社会各界的互鉴合作。与会嘉宾纷纷发表观点,强调讲好非遗故事的重要性。

传承非遗 文明互鉴座谈会

传承非遗 文明互鉴座谈会

此次活动,参会嘉宾还参观了天府官塘的非遗院落和非遗街区官塘铸匠微博馆和非遗集合店,并参与了古法合香手工香囊学习和制作。手工香囊是端午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外来宾表示,在端午节前亲身参与体验这种非遗项目,感觉特别有意思。

长嘴壶茶艺

长嘴壶茶艺

古法合香手工学习制作香囊

古法合香手工学习制作香囊

图文:互鉴书院 官塘铸匠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红星新闻网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 覃峰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