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成都“最美街道”现身说法,给“最差街道”上了堂课

2020-08-06

街道,是大家最熟悉的生活场景。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在成都的两条街道上演。参加这堂课的包括成都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十余个市级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22个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

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距。“最美街道”到底美在哪里?在变美的过程中,是否有“最差街道”可以借鉴的经验?在2020年上半年成都“最差街道”对标学习“最美街道”现场交流会,作为教材的今年上半年成都“最美街道”金牛区星科北街街区、武侯区丝竹路,都有哪些知识点呢?

▲武侯区丝竹路

从回应市民诉求到服务国际友人

最美不光是好看

5日上午9点半左右,第一节课在武侯区丝竹路开讲。“这里原来是一处垃圾中转站。”顺着街道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一片竹林出现在了眼前。在竹林下方还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长椅下方的支撑物呈音符状。不光是细节,整条丝竹路全长460米,北其锦江,沿西南方向延伸至一环路城市音乐厅。整条路利用蜿蜒的五线光谱带串联起移动艺术公园、短期驻唱公园、绿色雕塑口袋公园三块小游园微绿地,以及一处音乐喷泉。

不光好看,在丝竹路路口的一个玻璃房内,还有不少新西兰的特色物品展示。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该处是丝竹路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中心共两层,设置有综合服务、自助服务、游客休息等功能区,同时引入专业运营机构,为游客提供街区游览、旅游点位讲解、音乐知识普及等服务内容。同时链接线上新媒体平台,在“掌游武侯”微信小程序中,设置“老马路国际化社区”旅游专栏,提供“望江一日游”微旅游项目。

在进门处展示的新西兰特色物品背后,则是街道的老马路国际化社区与新西兰Henderson社区建立了国际友好社区。去年两个社区签订了《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会在社区居民自治、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养老等重点领域进行合作。另外中心还为居民、游客提供多语的旅游、法律、票务、查询等生活办理和咨询服务。

相比于音乐底蕴深厚的丝竹路,第二节课的课堂金牛区星科北街街区则是典型的背街小巷。打造前,业态低端,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居民群众反映强烈。如今,路口微绿地中花丛绿植中“回家的路”四字雕塑,正是整个街道的缩影。断头路通了,杂乱的街面被统一涂装的卷帘门取代……回家的路,温馨邻里。

▲星科北街街区

内行看门道

从居民反映的问题中找答案

“两条街各有特点,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了挖掘,回去我们还是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很多地方都是小细节,做好了体验感就很不一样”“虽然星科北街街区没有丝竹路那样的音乐资源,但以居民诉求为改造出发点,简单温馨,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街道也有很多外国友人,丝竹路的多语服务和智慧服务中心很值得借鉴”……

课间休息的时候,22个区(市)县的相关负责人议论纷纷。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是城市管理的主战场,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距。找到差距,是为了做得更好。“最美”“最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成华区2018年下半年“最差街道”长天路,将“两拆一增”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场景营造相结合,整体打造出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景观长廊、两个广场、五个社区服务站点,实现了从“最差街道”到“最美街道”的蜕变。

如何做得更好?无论是丝竹路还是星科北街街区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很多时候答案就在居民反映的问题中。丝竹路打造的背后有居民参与“坝坝会”“民情议事会”,街道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平台的宣传互动;星科北街街区打造的背后,有由社区、运营公司、商家共同组成的“街区联合委员会”,定期召开的街办参与的四方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街区持续升级方案、入驻商家考核管理、街区城市环境秩序管理等方方面面。经过多次会议,已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庭式会议的氛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林聪 实习生 刘婧雯 摄影报道

红星新闻 编辑:董乐